没买房的人都亏了。
背景:作为本地人多少都有房子的,所以很长时间里我的观念中就是不要参合买房大战,房奴过的都很艰辛。买房的念头就是从户口问题开始的,孩子过一年就要上小学了,户口于是打算迁到城里,没成想今年开始政策不允许了,因为迁户口用的房子性质有问题,哎,政府的锅为什么要让老百姓买单,气。周围问了一遍,发现不买房上学真的是个问题。
看房:本来我们这是个小县城,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也从市中心一次次往外搬,出于对老城区的感情和学区的要求看的都是绣湖区块。正好碰上拆迁潮,新小区没有几个,还都是期房,价格超出预算很多,只能放弃。如果不买老城区心里有受不了住的比现在还远的落差,于是开始看二手房。
二手房:一直知道二手房坑多,看房的时候中介啊朋友啊说了各种故事。好在表哥刚刚买了二手房,可信的咨询就比较多了。作为二手房价格肯定比新房便宜多了,但是比新房多出几个成本:中介费、过户契税、营业增值税、土地出让金(如果是安置房,我买的就是这种)。然后作为二手房也有他的好处,比如学区稳定,不会像期房开始各种承诺,后面各种问题落实不了,甚至有的证件齐全却发不下房产证,本来买房就是为了入学,所以二手房是更好地选择。
中介:二手房避不开中介,哪怕你跟房东认识也必须邀请有执业资格的中介签订第三方契约。中介费就是个头疼的问题了,特别是高价的房子,因为中介费是按照百分比算的,比如义乌最大的中介坐标大概是2%,上海大概1.5左右。200万的房子中介费就是四万了。托表格的福,他花了很多时间找到了私人中介按照固定费算。有的中介带你看房后会要求签署一个协议,这个协议会锁定你半年左右时间,这段时间里哪怕你跟别人交易用的其它中介也要付中介费给协议方,要小心哦。
出让金:这个大多出现在安置房中,我觉的这个挺流氓,集体土地低价变成国有土地后居然还要交钱,无语了。这一项最重要的是用房产证来实际计算,因为变数很大,很多中介会把四五十万的出让金粗算成三十多万,就是为了促成成交。作为大头之一,直接影响到最后总的预算。
契税:这个倒是固定的,项目可能多,但是不会有变数。
营业增值税:这个是为了防止炒房出台的,一般购买时问清楚房东持有的年限就好,大城市这个影响比较大,义乌只限两年,碰到的比较少。
按揭:这是我最大的痛,如果有公积金一定要公积金贷,便宜很多很多,平常看不出来,累积起来能省三分之一。一般都是四大行操作,利率都是国家标准,打听好再去办。现在还会附带保险要求,这个就有点耍流氓,而且跟你卡绑定,逃都逃不掉。
车位:很重要,特别老城区的车库都炒到天价了,这次买的并没有车位,略有遗憾,幸好周围有新建的停车场还能自我安慰下。二手房大多老小区,所以停车一定要计划好,当然好的停车位房价总价自然也是高的。最好能有两个车位,毕竟现在车便宜了。
买房决心的因素:大概位置和学区一般开始就能定下来,预算一看便知。那么最后下决定买哪套我觉得跟心理预期最重要,简单说就是自己满意就好。
- 小区的东南角,采光和视野应该是最好的;
- 中间楼层,太低采光不好和蚊虫多,也不够安静,太高风大,不坐电梯就太可怕了;
- 靠近公园,适合晚饭后散步、孩子们玩耍,近了去的才会多,城里我一直认为公园是最宝贵的,也是这套我最满意的地方;
- 商场在小区的西面,大概几百米吧,正好吵不到,购物也方便;
- 幼儿园在马路对面,可惜这几年不去住,否则午餐回家吃都妥妥的;
- 小学大概1km,走路可及;
- 离市政府不远,主要是考虑保值,涨价就不去想了,也不打算再卖;
- 租赁:原先租户是一个单位,价格高出市场价40%,相当满意,打算多租两年,让财务缓一缓;
- 总价比预期高了一点,这还是在房东砍价后的,可能买房时间不好吧,跟大量拆迁户正面作战;